“上天给爸爸关上了一扇窗,这扇窗将由我来打开。”这是00后大学生殷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。
殷同学是出生在安徽蚌埠的农村家庭,虽说不富裕,但还算美满。其父亲一直在建筑工地上班,所得的收入也能维持家庭的开支。
可就在殷同学三岁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让整个家庭都接受不了的事情。
殷同学的父亲在这年突发高烧,但是在那个年代,很多人得了感冒发烧都想着挺挺就过去,殷父也是这样想着。
可随着时间的流逝,病情非但没有丝毫的好转,反而更加的严重,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去医院输液,但送来的太迟了。
虽然最后烧是退了,但是却对殷同学父亲的听力造成了永久的损伤。
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。
但为了家庭和孩子,殷同学的父亲还是挺了过来。
这些年来,因为听力问题,殷父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麻烦。突然的失聪让他对于这个时间感知去掉了一半。
就比如在工地上工作,工友们有事找他就只好上前拍拍他,不方便行动的时候往往只能从地上找个小石子扔向他,这样他才知道原来是有人找他。
年龄还小的殷同学渐渐长大,后来在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虽然知道对方没有恶意,但心中还是很难过。
也就是这时,殷同学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父亲能够听到声音!
平日里的殷父在没事的时候总是会头上带着耳机,并把耳机的声音开到最大,因为只有这样,他才能够听到外界一点点的声音。
后来殷同学读了高中,也从家乡的小地方转到了城里,也正是在这里他知道了有种东西叫“人工耳蜗”。
他仿佛找到了一丝希望,于是怀揣着心中小小的梦想去到了专门的医院咨询,可得到的消息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。
太贵了!
做一个人工耳蜗需要十万!
他的家庭哪里负担得起?
可他不想放弃,于是他把所有的零花钱全部攒下;把吃早饭的钱省下;把平常不必要的开销全都停止。
直到他上了大学,除去必要的开支,他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疯狂的找兼职。
发传单,上菜员,便利店,洗碗工......只要哪里能挣到钱,他就去哪里。
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,钱一分分的挣。
终于他在挣到两万块的同时更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:现在的“人工耳蜗”可以用医保!
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立马回家带上了自己的父亲去往医院,虽然医院说因为父亲患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,就连语言功能也开始退化,所以哪怕是他动完手术听你们说话也不了解你们的意思。
可那又怎样?只要父亲能够听到声音就好!
殷同学的脑子里闪过小时候看到工友用石头砸父亲叫他的场景,他再也想父亲再过这样的生活。
于是在殷同学的坚持下,父亲进了手术室。
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美好的,父亲有了人工耳蜗之后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是却能听见这世界最美好的东西——声音。
因为这场手术,同时也在医保的帮助下,殷同学只花了两万多块钱,但是他只是和家里人说是免费的。
因为他知道,一旦说要花费两万,父亲是绝对不肯动手术的。
这个善意的谎言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戳破。
而殷同学的父亲已经可以听到并理解一些简单的词汇。